• 客服电话/微信同号

    • +86 18759290864
    • 服务时间

    • 周一至周六 9:00-21:00
    • 微信二维码

关于抽样检验最详细、专业的完整介绍-连载一

如果您准备进行产品检验,则可能会遇到术语AQL。也许您从验货公司或之前阅读的文章中已经听说过它。

 

一:介绍AQL之前,有必要先说说什么是质量检验:

 

在日常的产品生产贸易活动中,少不了最重要的一个活动环节:质量检验。

国际标准ISO 9000:2000对质量检验下的定义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或度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对于产品而言,质量检验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观察、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以及决定接收还是拒收该产品或零件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质量检验的另外一项功能是,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工序的质量状况,尽早发现工序异常现象并予以消除。质量检验数据作为重要的质量记录,也是判断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质量检验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观察、测量和分析判定的过程,并根据判定结果实施处理。这里的处理是指单个或一批被检物品的合格放行以及对不合格品做出返工、报废或拒收的结论。

在产品的质量形成过程中,质量检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产品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产品,在生产制造完成后,如果未经质量检验,就无法判断其质量的好坏。

 

二:质量检验的工作程序

  1. 1)熟悉和掌握技术标准,制定质量检验计划。首先把有关的技术标准转换成具体、明确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通过标准的具体化,使有关人员熟练掌握产品的质量合格标准。
  2.  
  3. 2)测量。测量就是采用各种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和理化分析仪器,对产品的质量特征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量,以获取所需信息。
  4.  
  5. 3)比较。比较就是把检验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观察质量特性值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6.  
  7. 4)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被检验对象是否合格。
  8.  
  9. 5)处理。处理阶段包括:对合格产品予以放行,及时转入下道工序;对不合格产品给出返修、降级使用或报废的决定;对不合格品进行跟踪管理。对批量产品(包括外协配套件、原材料等)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别作出接受、拒收、筛选或复检等结论,向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报告”。

 

三:质量检验的依据

 

在制定检验计划、实施检验和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时,都必须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常用的检验依据有:国家质量法律和法规、各种技术标准、质量承诺、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技术协议等。在选用标准时,应优先选择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其次是行业标准,最后才是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 1. 国家质量法律和法规。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质量立法工作,逐步形成了以《产品质量法》为基础,辅之以其他配套法规、特殊产品专门立法、标准与计量立法、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立法等,使质量立法体系初级规模。以此同时,有关部门还颁发了有关质量工作的法规、规章和决定等。
  2.  
  3. 2. 质量承诺。质量承诺是生产者或销售者对产品或服务质量做出的书面保证或承诺。它可以作为质量检验的依据。
  4.  
  5. 3. 产品图样。产品图样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工制造的最基本的技术文件。图样中标注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程度、材质、数量、加工技术要求、装配技术要求和检验技术要求都是质量检验的重要依据。
  6.  
  7. 4. 工艺文件。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检验和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工艺文件对工序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工艺文件的质量检验卡是过程质量检验的重要文件。
  8.  
  9. 5. 技术协议。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外购件往往占很大的比重。为了保证外购件的质量,应签订合同和技术协议书。技术协议书中必须明确质量指标、交货方式和地点、包装方式、数量、验收标准、随机数量等内容,这些都是进货验收时的重要依据。
  10.  

四:检验状态的标志与管理

  1. 1. 质量检验状态

产品或零部件是否已经得到检验,检验的结果如何,对检验结果进行处理的方式如何,这些称为检验状态。对检验状态进行标志和管理,是质量检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质量检验状态一般可以有四种:待检品、待判定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应对处于这四种检验状态的产品采取隔离和标志措施。

  1. 2. 隔离区及标志

根据检验的四种状态,一般应划出四个区域,分别存放不同检验状态的物品。待检品放在具有“待检”标志的待检区;对于已经进行过检验,但等待判定结论的物品应存放在具有“待判定区”标志的临时性区域;对于判定为合格的物品,应填写合格证并加上合格性标志后放在“合格品区”等待记账入库;对于不合格品,应做不合格品标志,并存放在“不合格品区”等待处理。

检验状态的标志可采用标记、标签、印章、合格证等方式。在存放和搬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标志,使标志总是与物品在一起。标志中一般应明确以下内容:物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入厂及入库日期和数量、检验人员姓名及编号、检验时间、检验结论等。

  1. 3. 不合格品管理

在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人、机、料、法、环、测 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合格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应加强对不合格品的管理,不仅要做到不合格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件不进厂,不合格制品不转工序,不合格零部件不装配,不合格产品不出厂,而且还要通过对不合格品的管理,找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后续不合格品的产生。

  1. 4. 不合格品的分类

不合格品根据其可用状态可分成废品、次品和返修品三种。

 

       1)废品。废品是指零件的质量严重不满足标准的要求,无法使用,但又不能修复的产品。废品的出现给企业         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应采取一切措施避免废品的产生。

 

        2)次品。次品(又称疵品)是指零件的质量特性轻微地不满足标准的要求,但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寿            命、安全性、可靠性等指标,也不会引起用户的强烈不满。在经过充足的分析论证。并按规定的手续审批              后,打上明显的“次品”标记,允许出厂或转入下一道工序。 对次品的使用有时称为“让步使用”。

     

       3)返修品。返修品是指那些不符合质量标准,但通过返修可以达到合格标准的产品或零件。

 

更多关于质量检验方面的专业内容后续会陆续上新,敬请期待!

文章详情

收藏

其他资源

创建时间:2021-05-24 16:16
首页    产品质量检验/验货知识    关于抽样检验最详细、专业的完整介绍-连载一

Share This Post